可覆舟也可載舟的「仁義」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標示為允許再利用且可修改)

西元前638年,由於鄭國最支持與宋國敵對的楚國為盟主,但楚軍強大,宋襄公就想藉由討伐國力較弱的鄭國,來出一口氣。鄭文公向楚國求救,楚成王統領大軍直殺向宋國。宋襄公帶領宋軍,星夜趕往國內,待宋軍在泓水邊上紮好營盤,楚國的兵馬也來到了泓水對岸。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軍開始過河。司馬子魚和公孫固向宋襄公說:楚軍白日渡河,等他們過到一半,我們就殺過去,一定能夠取勝。這時宋襄公卻說:人家連河都沒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麼仁義之師?

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佈陣時。司馬子魚和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說:趁楚軍還亂哄哄地佈陣,我們發動衝鋒,尚可取勝。宋襄公又罵道:人家還沒佈好陣,便去打他,那還稱得上是仁義之師嗎?

宋襄公話才說完,楚軍已經佈好陣式,列隊衝了過來。此戰宋軍大潰大散,宋襄公本人大腿也受了傷。後來的人就把宋襄公的這種做法,譏為婦人之仁。
.
雖然看似可笑,但諸如此類的劇情其實每天都在上演。一位美國的NLP訓練師Robert Diets發展出一套他稱之為神經學層級的「思考模型」剛好可以解釋這種現象,這個思考模型由外而內分別為:1「環境」→2「行為」→3「能力」→4「信念 / 價值觀」→5「自我定位」→6「靈性」。而且越是往內,對一個人的影響也就越大。

例如一個原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一個宗教團體舉辦的活動(環境),在活動中不斷的被要求做某些儀式(行為),時間一久就內化成他的生活習慣(能力),同時也接受了這個宗教團體所宣揚的教義,並且自然的就戴著這個宗教團體給他的眼鏡看世界(信念/價值觀),這時候他開始覺得自己是這個宗教團體的一份子,自認為是某某教徒(自我定位),同時與其他成員,甚至是這個宗教團體背後的超自然力量有很強烈的歸屬感與合一感(靈性)。

只要是人都脫離不了這樣的思考模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受到不同的人、事、物所影響,而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信念,與自我定位,許許多多的衝突也來自於此,尤其涉及到政治議題時更是如此。

而「仁義之師」就是宋襄公給自己的自我定位,也往下反映到他的各種言行舉止之上,進而導致戰敗的結果,這也表示當一個人所處的位置越高,他的自我定位的影響範圍也就越大。這時候可能會有聰明的讀者認為,標榜仁義根本就是一種超自婊的自我定位,只會讓自己綁手綁腳,還會被譏笑為婦人之仁,完全得不償失。

有這樣的印象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一般的故事都只講到這裡就結束了。

事實上,公元前637年,晉國的公子重耳,在宋國的鄰國曹國受到侮辱,來到宋國,宋襄公根據他「仁義」的信念,款待了重耳,宋國戰敗後,即便國家貧窮,但宋襄公還是雪中送炭,送了重耳20乘車的大禮。宋襄公死後5年,楚國又進攻宋國,晉文公重耳因受當年宋襄公仁義之舉,出兵救宋,在城濮之戰打敗了楚國,為宋國化解了一場亡國之災。

宋國因一人之仁義而敗,亦因一人之仁義而存,所以一個人所堅持的自我定位到底是人生的助力還是阻力,不到蓋棺論定時,是很難評斷的。

或許人生在世,只要忠於自我並且問心無愧,也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