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會面交往,小細節大崩潰!!【家事法律Ep.20】

圖片來源:協弈法律事務所

 

大家好
我是蘇奕全律師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
這個比較細枝末節
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的地方
這些細枝末節是會影響你生活的
枝枝節節的東西


這邊講白一點
一般人如果你沒遇到
那是你運氣好
如果你不幸遇到的情況底下
在這個地方如果你不會
強烈建議你一定要找專業人士
比如我們律師
因為我們有經驗
我們有專業知識
我們可以幫助你


不然很多時候白紙黑字一堆
你眼睛一花
什麼都不知道
簽下去
或者是條文看起來內容很合理
但執行上對你相對不利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你沒有想到這麼周全


你會發現
一旦開始執行跟履行的時候
需要大幅度改變的話
對方可以不同意你
可以不接受你的要求


甚至很多時候
你不照這樣做的情況底下
你一旦違反協議
你違約的情況底下
你反而會有負法律的責任


也就是說
你沒有要刁難別人
但你不小心為難到你自己
而這時候
人家是不是願意包容跟寬恕
原諒跟體會你
那可能就未定之天
而這時候受到傷害的
而這時候權利受損的
就是你自己


這個東西
在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的地方
非常非常容易產生
比如說
你今天住台北
但他住屏東
誰要送
對不對?
然後再來是送完之後
交通工具
誰要開車
誰要坐高鐵
誰要陪伴
小孩還小的時候
對不對?
這來回的地方怎麼辦?
住的地方怎麼辦?
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去考量的


我自己以前辦過的一個案件中
就是兩邊為了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在吵
而以後這個議題應該會相對的熱門
媽媽說
我小孩希望他受到比較好的教育
所以她要讓他讀私立比較好的學校
爸爸說我們經費沒有那麼多
所以基本上我是認為
我們只要送他讀公立的學校就好了


兩邊在這個地方親權都沒問題
兩邊就是說好共同監護
都沒問題 都講好了
但就是那個就學的部分僵持不下
兩邊都為小孩好
每次開庭的時候都侃侃而談
媽媽說
我跟你講我上過什麼正向教養啦
什麼薩提爾啦
各種就是那種
幼兒教育的那種書看了很多
發現典型的就變成已經怎麼樣
那個媽媽經
變成博士等級的


我們還不太能反駁他
為什麼?
因為他都說我作為一個媽媽
我覺得我對我孩子是最好的
我沒有辦法反駁
因為我們頂多作為一個孩子的爸爸
我們沒有辦法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


然後爸爸這個時候就只有講一句話
媽媽說的都很好
但我沒有錢 我沒有辦法
爸爸講的也蠻實在的
而且我們這時候會站爸爸這邊
除了他是我委託人之外就是
就真的沒有錢不然怎麼辦?


然後媽媽這時候就開始跟他講說
我們這時候應該一起想辦法
一起怎樣怎樣之類的
然後聽了半天
就你只會問他
那請問一下錢從哪裡來的?
然後這樣講完之後
我們就被媽媽罵了
你們男生為什麼不會自己去想辦法


不關我的事啊
為什麼是這樣子?
然後我就看著他爸爸
你沒有辦法再去多賺一點錢嗎?
他爸爸就看著我
律師 我的律師費還沒有付完


等一下
我們分期付款的事
你不要在法院上講出來啊
對那時候就是挺尷尬
就變成這樣子
然後法官也覺得我們很尷尬
那你們再想想好了


所以以後其實
不要那麼在意小孩念什麼學校
拜託
雖然我那一件後來也和解了
不要那麼在意小孩
兒孫自有兒孫福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他念好學校
但你的小孩不成才
他終究不會變好
你的小孩很優秀
他念到不好的學校
他也終究會成才
拜託你們不要太干涉小孩的未來
對不對?


所以有些時候
家長教育小孩的核心重點
本人經歷過這麼多場
妻離子散
家破人亡
小孩長大的官司
只想給各位一個良心的建議
就是將來的事 將來再說
沒有親子的問題
只有心情的問題
你只有自己先開心快樂
你的小孩才會開心快樂
只有你自己的心裡面是平靜富足的
你的小孩才會平靜富足
麻煩所有的問題
都先從自己心情解決好不好
拜託大家了


但是通常你來找我們的時候
一定沒辦法啦
所以有些時候就是
儘量良性呼籲跟勸導
以上就跟大家講
這些事情
未成年子女的會面交往的
方式、地點、時間
能協議當然法院會讓你們協議
在不能協議的情況底下
法院會怎麼樣?
一樣秉持著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的原則去做判斷
然後平均分配
平均分配
兩造的權利義務
其實就這麼簡單


當然講是這樣講
個案中的變化
千奇百怪 千變萬化
如果你覺得你自己很獨特的情況底下
說真的
可以找有辦過案件的律師聊聊
你就會發現
你永遠不是最奇怪的


而我們在這個獵奇的世界中
律師這一行的奧妙之處在於
我們永遠可以
突破極限 超越巔峰
看到怪中還有更怪
偏激還有更偏激
就是這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