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惡所以為惡? 實務心境淺談
- 詳細內容
- 發佈:2018-07-06
- 點擊數:1043
- 作者:蘇奕全律師
近來與一些同道友人閒聊,不免談到職業過程中,心境的轉化、自我的蛻變、經驗的累積與思維的成長,這樣的意見交流與分享,總是可以深化自己的認知與體會,起碼讓每個獨特的靈魂察覺,人即使不能完全心意相通,卻也沒有多大的不同。
我們的執業必然會接觸人性最為黑暗、邪惡、卑劣與不堪的面向,這種對一般人而言是異常卻是我們的日常,而要如何在異常的環境裡調整自己的內心還是正常,多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與天賦。
也慶幸自己有自幼接觸一些法學以外的有用知識,舉凡武術、推拿整脊、靜坐與宗教的邊邊角角,都在因緣巧合的奧妙下匯聚成我獨有的程式系統,可以多工、高效與維穩的處理每天遇到的案件。
曾經聽聞有人說,為了對付怪物,所以讓自己變成怪物,然而為了獲取相對應的能力有時往往會失去所珍惜的事物與價值,這樣人生的取捨抉擇,其實在事後都會發現有點無謂與多餘,只是在當下的時間點,我們終究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而只能義無反顧。
其實人性的至惡與至善不外也是感情的兩個面向,只是如果能搭配理性的計算,我們終究可以得到現實中利益最佳的選項,無奈、無力與無言的是總只有少數人可以發現這樣的簡單答案,然後在周遭傷痕累累、滿目瘡痍之後,才進行戰場清理。
人似乎永遠沒辦法從歷史學到教訓,不過只要能稍微改變自己的慣性,通常就會出類拔萃、獨占鰲頭,而自己也相當幸運的認識很多這樣的朋友、夥伴,從而可以勉勵自己在同樣的方向與道路上邁進。
每每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還是會在神遊太虛的平靜心靈中,等待下一個靈光乍現的天啟,因為人力有時而窮,所以謙卑只是面對現實的感受、平淡不外多方思索的過程,理性與感性終究會合而為一,在找尋到自我與奉獻他人的面向之上。
委屈必為求全、容忍總有願景,回想稍微往前一點的記憶,現在不禁莞爾微笑當時的真摯、犧牲與覺悟,也因為那時候的全心全意才打開了通往現在的未來之門,人其實有短暫跨越時空的能力,就在有所覺悟的當下,只是差在能出現的次數而已。